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刚刚过去的2024年,从国风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到北京中轴线、春节申遗成功,中华文明“高光时刻”频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如何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如何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本报约请三位学者研讨交流。
■主持人:陈瑜 本报记者
■嘉宾:丁晓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治东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张志丹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命题,并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何谓“文化主体性”?如何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形塑?
张志丹: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在面对古今中外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对象性、创造性的独特价值理念的存在形式。它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它能够让个体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浪潮中,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优秀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同时,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文化主体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重建文化主体性,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赓续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成为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文化目标。随着“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论”“中体西用论”等方案以失败告终,如何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这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品格,捍卫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地位,重新挺起了民族的文化脊梁。
丁晓强:文化主体性是完成新的文化使命的基础。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又是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民族和国家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所以文化主体性为本中之本。
文化主体性说到底是人的主体实践性。这是文化主体性的本体论。文化主体性有着历史语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和转换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夷夏之辨,这是文化主体性的意识显现,今天看来是狭窄的,但也反映了远古以来生存竞争的实际需要。族群的强烈认同和团结,造成了华夏民族的自强不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继而铸就了文化自信和包容性,产生了天下观,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文化主体性有着时代关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民族国家正在走向世界历史,所以强调的是文化的阶级性,没有关于文化主体性的专门论述。一方面,自古以来,文化的存在方式是与区域文明相联系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结合,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
王治东:从巩固文化主体性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主体性不是横空出场的,而是具有发生与发展逻辑的。文化主体性就是民族和国家文化整体的自我觉醒、道路的自我选择和发展的历史主动。回答“何谓文化主体性”问题,有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需要明确:一是历史主体性;二是人民主体性。关于“历史主体”问题的争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经久不衰,这也是中西古今之争在历史观层面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改变了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思想认识史,使历史主体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摒弃了虚假的哲学主体,开启了“现实的人”创造历史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
文化主体性在历史主体性确立的前提下才能有出场机会。在马克思主义认识框架下,历史主体也并非仅仅聚焦于人这一主体本身,而更多强调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与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这就和“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形塑”问题具有相关性,历史是基于人的活动而生成的,人的活动形成的稳定的习俗、认知,进而形成规范制度等,就是文化的形成过程,进而是文明的建构过程。“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因此,“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日益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主持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一个文明大国、文化强国的必备属性和内在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如何理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巩固文化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丁晓强:文化有多种形态,包括思想形态、精神形态、知识形态、艺术形态、生活形态和制度形态,人的精气神是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活力的最基本要素,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主体性及其自信心的最直接体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没有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就消失了,这样的文明也就中断了。1934年,在民族危亡日益严重之际,鲁迅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揭露了那些一味寄希望于国联甚至鬼神的“自欺力”,而赞扬了中华民族中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认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精神上独立自主,行动上才能自强不息,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王治东:跳出二者的关系看,无论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还是“巩固文化主体性”,都取决于历史主体的自觉自醒。毛泽东同志讲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命运,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历史发展样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参与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创造过程。
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过:“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于这一点,就容易理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巩固文化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不是外在性关系,而是内在性关系。“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增强了我们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张志丹:精神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文化传统的高度凝结。“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前提基础,“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又源于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彰显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历史的厚重与久远,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与荣光,中华文明的独特与影响,成为精神上独立自主的牢靠根基、丰厚沃土。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理论披着“普世价值”的虚假外衣,内在蕴含着“西方中心论”的霸权主义内核,妄图窒息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新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深刻指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不仅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引下,坚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正确处理矛盾、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成功带领人民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不仅在物质层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更在精神层面孕育出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生命体,增强了文化主体性。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求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坚持与巩固文化主体性。一方面,坚持与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基本原则,坚持以“守正创新”为方法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究其本质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传承发展文化上的主体性,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基点依然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主持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从“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从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到成功申遗,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王治东: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内涵和存在价值。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发展模式,也不存在文化的优劣之分,尊重各国发展选择,尊重各国文化传统,这才是“大道共通”,才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文明在相互尊重和学习中实现多元共存和共同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然,文明需要互鉴不等同于文明能够互鉴。文明互鉴需要具有互鉴的内涵与能力。
张志丹:在文明互鉴中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当前建设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建设立得住、行得远的坚强保障。众所周知,文化主体性与文明交流互鉴相依相存,文明交流互鉴代表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共同性,文化主体性则更强调认同性、创新性。二者相互作用,即要求我们在文明交往扩大化中创新自我、坚定自我,更要求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中建立和谐稳定新秩序,促进世界文明齐进步同发展共繁荣。此外,在以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促进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有益成果,不断在吸收发展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基础上激发文化活力,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增强文化内生力。
丁晓强:巩固文化主体性,不仅不排斥文化交流,而且更需要文化交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推动了中国的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的突出特征,这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了文化的包容性,才能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汉唐盛世,就体现出文化海纳百川的大气象。在汉唐气象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中国的人本主义和政治典章制度,对西方的启蒙运动和现代政治体制都产生了影响。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中国的思想、中国的精神、中国的审美、中国的生活更具有世界性,能够为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着中国力量。
主持人:文化主体性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繁荣发展文化的主动精神。临近春节,“新春战袍”订单爆满,“新中式”和“国潮风”再度成为顶流;各地文旅活动纷纷上新,各项便利政策快速落地也助推入境游渐入佳境……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张志丹:“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主体性的彰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全体中华儿女以高度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持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紧紧依靠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创造智慧和能力。
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文化主体性根基。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依托,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认可,才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信心。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好发扬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立足当代创新转化,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发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的关键举措。这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
加强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也是激发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时代新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王治东: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剧中人”,更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创造中具有历史主动性。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一起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把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
丁晓强: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也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确证,这里的人民热爱生活,对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更为珍视,对未来充满期待,富有创造新文化新生活的激情。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发扬中国人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创造新的文化和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