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改革的总看法、总判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群众史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具体运用,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能否坚持好运用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关系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关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价值,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理论呈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不存在静止的、永恒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因在于其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时,社会能够平衡有序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会通过变革来达到新的适应,这种变革或者采取政治革命的形式,或者采取和平的改革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矛盾的对抗性,决定了必然要通过政治革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虽然不具有对抗性质了,但基本矛盾的运动仍然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是分阶段波浪式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曾经讲过,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从前者到后者革命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之后,根据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可以把共产主义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马克思的论断,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分阶段向前发展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确立了理论前提。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变动改革的社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照搬苏联模式,总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基本矛盾就自动相适应甚至消失了,生产力就自动发展了。只看到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空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不讲改革,致使体制机制障碍重重、社会发展活力不足、社会生产力长期落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基本矛盾仍然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有时还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会禁锢生产力发展、损害经济基础的巩固。邓小平讲:“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只有通过改革不断革除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建立起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释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因此,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于改革开放之中,也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全国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号令,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继续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向国人、世人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明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基本问题,以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的认识。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自觉的活动,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改革价值的总体判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观,是群众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所在。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要改的是体制机制,要动的是既得利益,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落实都会牵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支持,改革事业绝不可能成功。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非易事。因此,改革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谋划改革要汲取人民智慧,推动改革要凝聚人民力量,改革成效要由人民评判。2024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
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才有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无论是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还是医药卫生、养老托幼、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革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能否答好改革这份卷子,考出好成绩,就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关键是能否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坚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的根本价值在于满足人民的需要,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只能坚持不能动摇。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形成于改革之中,又引领着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从我国改革进程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使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观的重要性。
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观指引下的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我们取得一切重大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正式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对改革作出全面战略部署,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领导改革工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2年至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1.9万亿元增至126.1万亿元,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一大国。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依法治国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我们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书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紧紧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深化改革,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我们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领域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能力显著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指引下的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0世纪末,苏联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境况,国外一些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纷纷更名易帜,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民众也感到迷茫,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政客断言20世纪初出现的社会主义将会在20世纪末在地球上消失。中国共产党人不怕鬼、不信邪、不怕压,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不能因为一时一地的挫折而失去了信心。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改革开辟发展新道路;社会主义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僵化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完成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指引下的改革开放,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发展的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指引下的中国改革,不仅生动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且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正是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中国改革开放才逐步走向深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两个世所罕见”的成就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在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观指引下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凝结,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它坚持好、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