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员之家! [登录] [身份验证]

党委

当前位置: 党务指南

如何上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门必修课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00:00
作者:管理员
来源:方阵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判断一个党组织党内民主作风是否形成、党内政治文化是否健康、党内政治生态是否纯洁,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党组织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怎么样。能够开展正常的、经常的、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相互帮助的目的,这个党组织就能够净化内部风气,增强党员素养,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反之,如果一个党组织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问题不是拿到桌面上解决,而是遮遮掩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非组织的、非正当的、背地里的方式处理,结果只能造成这个党组织作风涣散、风气不正、软弱无力,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那么,应如何破解批评难的问题。

        从解决认识问题破解批评难。破解批评难问题,首要在于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必须坚决破除“批评影响团结”的错误认识,推动批评与团结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实践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未削弱党的团结,反而让党的凝聚力更强;从未疏远同志关系,反而让彼此联系更紧密。另一方面,要扭转“批评有损形象”观念,大力倡导“欢迎批评、接纳批评,在整改提升中成长”的正确导向,让正视批评、改进不足成为共识。

        从培育良好生态破解批评难。能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政治生态是否良好的反映。因此,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就要持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蔚然成风。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特别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论述,鼓励党员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要正确开展党内批评,防止批评变味。批评要出于公心、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要纠正党内生活中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倾向,彻底解决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等问题,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党性原则,保持党的朝气、生气和锐气。

        从加强制度实践破解批评难。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的有效制度。党的各级组织是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体,要把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上级部署的层面,而要结合组织建设实际,针对内部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推进。制度建设不能一劳永逸,面对党的建设中的新形势新问题,必须总结新经验、运用新方法,持续完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制度,使这一锐利武器越用越锋利。

        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破解批评难。领导干部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各级党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质量。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开展深入有效的批评,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在组织内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虚心接受各方批评,不搞打击报复,不给提批评意见的同志“穿小鞋”。还要带头做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不能诿过于人。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带好头、作出榜样,必将促进党的各级组织生机勃勃、奋发上进,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来源:学习强国、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