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员之家! [登录] [身份验证]

党委

当前位置: 组织生活

改革发展道路上凝聚多方力量


时间:2019年10月16日 15:24
作者:管理员
来源:方阵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在改革发展道路上凝聚多方力量、达成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迅速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全能型国家治理体系,建立起了一整套社会管理制度。这套管理制度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积极动员与均衡配置,使经济社会形成了稳定预期和总体性认同。但这套制度安排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社会自主性生长,导致社会活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引发后继改革的重要内生因素。可以说,这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实践的起点。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制度支持。大量“单位人”涌入社区成为“社会人”,社会活力不断得到释放。不过,在国企工人下岗及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负外部性”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秩序与活力的均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社会治理理念、模式与机制改革,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新型社会团结。同时,进一步强调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区社会治理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观之,由于社会参与能力较弱,多方共治体系构建仍面临内生难题。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政府主导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所消耗的社会成本越来越大,公共精神与公共空间却相对羸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征程。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体到基层社区,就是通过改进公共服务、推动发展质量,引导公众和不同社会群体进入社会公共领域;通过积极协商民主,探索和谐有序解决公共问题的新路子。这一系列的制度实践在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公共性水平的基础上,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水平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这一时期的改革不仅致力于提供更高水准的公共产品,也力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更高水平地推进基于社会积极心态的社会团结。着眼于改革长远目标,当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对于培育新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将为后续制度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带来重要规律性启示

7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回顾新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规律性启示。

第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将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各方面、全过程,团结和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社会公共性建设,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第二,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尊重社会成员自主性的基础上,探索多方参与的社会整合新模式,实现活力与秩序良性相依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

第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调节现代社会多元利益结构,实现深度、有效的社会团结并化解社会矛盾。

从理论话语建构的维度来看,上述启示不仅对于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指明了当前理论界亟待深化研究、理论话语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