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员之家! [登录] [身份验证]

党委

当前位置: 网上党校

风云激荡战鹿城


时间:2021年04月26日 08:49
作者:管理员
来源:方阵网
风云激荡战鹿城
2021-04-25来源:《苏州日报》作者:朱新国 占长孙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红色革命火种就传入了江苏昆山。

由于昆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这块反动统治十分严密的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昆山人民的斗争显得特别曲折和艰苦。这就构成了昆山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革命与反革命长期反复的较量中,革命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几个系统的党组织同时并存、同时发展革命力量的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昆山人民坚持进行革命活动。昆山人民的革命斗争活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1926年8月 中共昆山独立支部建立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大发展的需要。8月,中共上海地委改组为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五卅运动以后,昆山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也为昆山建立共产党组织创造了条件。

1926年8月,中共党员、国民党员王芝九受组织派遣,从侯绍裘所办的上海景贤女中来到昆山,以昆山县立中学训育主任兼二年级级任导师为公开职业,开展革命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在国民党中的我党党员和团员应成立秘密组织”和努力争取“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的指示,王芝九组建了中共昆山独立支部(特别支部),为党团混合支部,王芝九任书记,受上海区委领导。从此,县中成为昆山独支从事革命活动的据点。

王芝九在国语课上常常对学生讲解我国外受列强侵略、内遭军阀蹂躏、民生疾苦和国家危亡的事实,进行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王芝九在县中组织了时事学习小组和宣传队等,并举办相关活动,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

王芝九到昆山的另一政治任务是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根据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的指示,王芝九一方面积极在学生中物色对象,秘密发展国民党员;另一方面通过朱秀章与其他国民党员取得了联系。1926年9月,王芝九以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召开昆山国民党员大会,组织昆山县临时党部。

中共昆山独立支部的建立和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昆山县临时党部的成立,标志着昆山地区的革命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迎接国民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

1939年7月 新四军“江抗”东进昆山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活动。

1939年5月1日,新四军第六团贯彻党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和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团长叶飞(叶琛)、副团长吴焜(吴克刚)的率领下,从茅山地区出发向东路地区挺进。5月初,六团在武进南部与新四军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三路军(梅光迪任司令,何克希任副司令)会合。“江抗”继续东进,在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在无锡、江阴、苏州、常熟等地活动,有力打击日伪势力,部队得到了很大发展。

1939年6月底,“江抗”总指挥部根据陈毅电示,去苏州、常熟以东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新的抗日阵地。“江抗”二路、三路和部分地方武装继续向东,开辟昆(山)嘉(定)青(浦)地区。7月21日,何克希率领“江抗”三路一部和周达明率领“江抗”独立一支队一部共400余人,从常熟唐市一带出发,进入昆山。“江抗”经过石牌、巴城、陆家桥、周墅、新镇、兵晞、蓬阆等地,于7月23日离昆。

“江抗”东进到昆山,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势力。“江抗”袭击了伪周墅乡公所、自卫团一分团部和警察分驻所,缴获8支步枪及一些文件、档案,处决了罪行累累的伪绥靖队中队长柯玉山。“江抗”还袭击了伪蓬阆乡公所、警察分驻所,缴获大批卷宗、户口清册等,处决了犹图顽抗的伪乡公所助理、代理乡董龚笠民,抓获伪警察7人,经教育后释放。

“江抗”以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影响着群众,深受群众拥护。在日伪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下的昆山人民,见到自己的子弟兵,感到格外亲切和喜悦,都说:“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好的军队!”

在昆山,“江抗”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江抗”政治部的名义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扩大新四军的政治影响,“江抗”东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

“江抗”东进,有力打击了日伪势力,扩大了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振奋了昆山人民的抗日斗志,初建了抗日武装,为昆山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1949年5月 全民护城迎接解放军

1949年4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苏州后,就地进行短期休整,为解放上海积极进行各项准备。

在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驻防苏州一线的国民党部队5000余人溃退至昆山。

1949年5月2日,解放军一个营进驻正仪。5月3日,另一个营进驻巴城。其间,解放军派出侦察人员至敌前沿侦察和破坏敌电话线,不幸遭敌袭击,10多名战士英勇牺牲。

解放军进抵正仪后,昆山城区地下党员、积极分子和人民群众深受鼓舞,一场以护厂、护校、护店为主要内容的对敌斗争在县城迅速展开。因此,当解放军进城时,城区社会秩序良好,民心稳定,学校照常上课,商店照常营业,班轮照常开航,电厂照常供电,邮政局照常工作,尤其是昆山电台未遭破坏,完整地保存下来。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在完成解放上海的各项准备工作后,第三野战军发起上海战役外围战,战斗从昆山打响。当晚6时,解放军二十六军按照“水陆并进,迂回包围,断敌后路,一举全歼”作战方案,以七十八师二三二团、二三三团,由昆西向县城发起正面进攻;二三四团迂回到县城东北的鸭脚浜等地,切断敌人与嘉定方面的联系。正面战斗打响后,县城之敌未敢抵抗,弃城沿铁路东窜。

1949年5月13日拂晓,解放军二二七团、二二八团也分别抵达陆家浜、青阳港一带,歼俘东逃残敌200余人。至此,解放昆山的战斗胜利结束,昆山宣告解放。

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城,受到城区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1949年5月13日,中共昆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进入县城,接管昆山。县长刘同温出示布告,宣布昆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5月16日,昆山地下党员100余人,在县城集街米业公会与南下干部胜利会师。从此,昆山人民在中共昆山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红色史迹

· 中共昆山独立支部纪念碑

始建于1924年的昆山市第一中学(原名昆山县立中学),不仅开昆山现代中等教育之先河,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昆山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昆山独立支部就建立在这里。

走进昆山市第一中学,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格外引人瞩目,亭内竖立着一块高2.2米的纪念碑,这就是中共昆山独立支部纪念碑。纪念碑虽然不大,但它向世人昭示了昆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在纪念碑远处的一中校史陈列馆,更是向人们展示了那段令人难忘的烽火岁月。先辈们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昆山人。

2001年7月,中共昆山独立支部纪念碑及一中校史陈列馆被命名为“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大凤湾战斗纪念碑及陈列室

地处阳澄湖畔的昆山市巴城镇凤凰村环境优美,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叫大凤湾村。1940年6月,在大凤湾村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英勇的新四军将士毙伤日寇30多人,有7名新四军战士不幸牺牲。大凤湾战斗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组建后的第一个硬仗,强有力地打击了日军,锻炼了部队,在苏南和上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91年6月,在大凤湾战斗原址,耸立起一座庄严的纪念碑,如同利剑直指苍穹,这就是大凤湾战斗纪念碑。在纪念碑的后面,是大凤湾战斗史迹陈列室,陈列室以详实的史料真实地展现了当年战斗的历史画面。

1997年,大凤湾战斗纪念碑与大凤湾战斗史迹陈列室一起被命名为首批“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