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员之家! [登录] [身份验证]

党委

当前位置: 经验交流

推进基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时间:2021年06月09日 09:21
作者:管理员
来源:方阵网
推进基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2021-06-08来源:吉林日报作者:于霄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实践已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中国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基础在基层。步入“十四五”,踏上新征程,要在既有成绩上再接再厉,继续下力气夯实基层法治基础,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作出的科学论断和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为“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擘画了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只有抓好基层建设,盯住基层落实,才能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好体现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既要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又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基层落地落细,实现良法善治。通过基层法治实践,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有利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自觉依法做好基层工作,推进基层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坚决把这一原则落实在基层,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保证党和人民的主张体现在基层治理的法律体系中,持续完善涉及基层的法律法规,形成覆盖全面、与时俱进、科学系统、执行彻底的法律体系。基层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加强基层党的领导,调动组织群众全面参与、依法治理基层之事,维护来自基层的群众利益,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上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夯实依法治国基层基础,重在强化执行落实,让群众切身感受法律的严肃和公平。要强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职责明确、协调有力的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力量参与、专业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借助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实现基层法律服务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办理,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保障,进一步调动各类专业组织和人才参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完善服务综合评价等手段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要强化普法创新,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深入基层以案释法活动,送法进村进社区,引导基层干部群众主动知法、扎实懂法、自觉守法,针对青少年人群加强司法系统与学校的协作,建立长期有效的法治教育模式,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以更深入更持久的方式促进大家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要强化社会治理规范体系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引领联系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推进统一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证件管理、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标准、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及野生动物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